海军辽宁舰副舰长陆强强,这位中国航母部队中最年轻的副舰长,与歼-20飞行员高中强、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登山向导德庆欧珠、支教老师苏正民以及奥运冠军汪顺等五位杰出代表一起,受邀参加了央视新闻的《中国UP!》节目。在节目中,他们向全国观众讲述了自己不懈奋斗的历程。
【未来10年,将是中国航母高歌猛进的10年!】
在节目录制时,陆强强动情地回忆道:"十年前的这一天,我们国家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加入海军,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航母时代。"
航母承载着国家的梦想,肩负着深海使命。作为国家的利器,它更是我们自信的象征!接下来的十年,将是中国航母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们将成为我们海上力量的中流砥柱,经过十年的磨砺,必将驰骋在广阔的海洋之上!
在节目尾声,陆强强用一句“国家的利益在哪里,我们的军舰就一定会出现在哪里”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每艘航母都像一块移动的国土,是我们最可靠的强大后盾。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使命,坚决守护好祖国的每一片海域!”
2013年,美国海军二把手福格森上将来到北京访问。他特意向中国海军发出邀请,希望当时担任莆田舰舰长的陆强强能参与他在东海舰队访问期间的各项外事安排。莆田舰属于053H3型导弹护卫舰。
美国海军上将福格森向中国海军传达了五角大楼和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对陆强强舰长的看法:这位能力出众、充满自信的中国舰长,让我们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充满期待!
各位朋友,那时候的陆强强,其实就是中国自己研发的第二代全封闭式导弹护卫舰——莆田舰的指挥官。
这艘导弹护卫舰全长115米,宽度14米,满载排水量2250吨,装备了2座4联装C802反舰导弹和红旗-7防空导弹。作为这样一艘普通导弹护卫舰的舰长,他是如何让美国五角大楼和海军作战部长都记住他的?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述他的故事。
【命令可以实习,但职责绝不实习】
陆强强,1978年11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拥有硕士学位,目前在海军服役,担任上校职务。
1997年进入大连舰艇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过副雷声长、作训参谋、舰队司令部某部门副处长、莆田舰舰长、辽宁舰副舰长等职位。期间四次获得三等功表彰,多次被评为"学习进步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陆强强始终铭记,当他被选为莆田舰的实习舰长时,他向所有船员,也是对自己,做出了坚定的承诺:“虽然职位是实习的,但我的责任感和担当绝不会是实习的!”
陆强强指出,这句话不仅传达了一种坚定的立场,更是体现了军人应有的无畏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陆强强从舰队司令部副处长转任实习舰长,这不仅意味着职位的变化,更是对他能力的全新考验。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后,他逐渐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担忧。
陆强强心里清楚,自己在机关单位待久了,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为了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陆强强从基础开始学习。白天,他攀爬桅杆、深入机舱、研究设备;晚上,他查阅资料、记录笔记、总结心得。他致力于熟悉舰艇上每个系统的运作方式,了解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
每天,陆强强都会把舰上各个岗位的精英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虚心向他们请教,并共同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军舰的战斗力。
每到深夜,站岗的战士总能看到,当所有宿舍的灯都熄了,陆舰长办公室的灯却依然亮着。
值班军官巡逻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走到舰长身边,关切地说:“舰长,您该去睡会儿了!”
为了迅速适应新岗位,陆强强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研究,几乎没时间陪伴家人。妻子一年到头难得见他几回,常常在电话里打趣道:“看来那艘军舰才是你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经过一年半的拼搏,陆强强在实习期的所有考核中拔得头筹,顺利完成了从实习舰长到莆田舰正式舰长的转变。
经过一年半的刻苦钻研,他成功弥补了自身不足,对驱逐舰和护卫舰编队在实际作战中的运用以及日常训练,积累了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
陆强强凭借扎实的研究,在军队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关于军事理论的文章。他的一些重要发现得到了海军认可,并在全军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早已不是旁观者!”】
海军作为全球性兵种,在非战争时期不仅要守护国家海洋领土,还承担着国际交往的重要职责。这支队伍不仅是一国的海上卫士,更是连接各国友谊的桥梁,在维护海洋安全的同时,也促进着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上舰长后,陆强强经常负责接待外国海军代表团的来访工作,也多次出国与外国海军开展互动。通过这些交流,他深刻认识到中国海军与世界一流海军之间存在的差距和短板。
有一次,陆强强前往巴基斯坦,参与了一场多国海军联合演习的筹备会议,与会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等。
陆强强虽然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但一到协调会现场就傻眼了。演习文件都是根据最新的国际战术规则编写的,他压根没学过,连看都看不太懂。
陆强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用他的话说,“
陆强强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外国专家求助,对方虽然答应了,可那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他一眼就瞧出来了。事后想起这事,他仍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种羞愧感,不仅是因为自己没面子,更让他难受的是,他觉得给咱们中国海军抹了黑。
于是他搜集了相关资料,命令全舰人员务必深入学习最新的国际战术规范,绝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海军部队!
没过多久,某国海军代表团来华访问,陆强强收到上级指示,要他带领莆田舰,与某国海军舰船共同开展一场联合演习。
在共同训练的安排讨论中,对方军舰的负责人冷不丁插了一句:“这次训练内容有点单调,咱们能不能多搞点项目?要不这样,咱俩按照国际通用的战术标准一起指挥,怎么样?”
外军舰长提到的那个“国际战术规则”,其实就是陆强强之前在巴基斯坦参加多国联合军演时碰到的那套战术规范。
陆强强当时对这个规则完全不了解,而那位外国舰长突然提议用这个规则来联合指挥,明显是早有预谋,想借此让中国海军难堪。
这位舰长完全没料到,陆强强不仅痛快地答应了他的提议,还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演习方案。这让外舰舰长一下子愣住了,他满脸疑惑地问:“中国海军竟然也熟悉这套规则?”
陆强强毫不犹豫地对外国舰长说:"现在中国海军已经走向全球,在国际联合军演中,我们不再是看客,而是积极参与者!"
这次事件之后,那位外国军舰的指挥官对陆强强的看法完全改变了。演习结束,在他带队返航之前,他对陆强强说道:“能结识你这样出色的中国舰长真是我的荣幸,我们这次配合得非常默契,期待以后能和你成为要好的朋友!”
陆强强平静而坚定地回应:“我不过是众多中国舰长中的一员,比我有本事的军人太多了。我们中国海军希望与全球所有爱好和平的军队建立友谊!”
【逢敌必亮剑】
陆强强之所以能引起该国国防部和海军高层的注意,是因为他在一次带领舰艇在我国海域进行常规训练时,发现某国一架反潜机出现在我方舰艇上方,对我方舰艇进行跟踪监视和近距离侦察,甚至做出低空飞越等挑衅行为,严重干扰了军舰的正常训练活动。
陆强强外表斯文,却特别喜欢《亮剑》里李云龙的那句台词:“在关键时刻,只有勇敢者才能获胜,中国军人面对敌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迎战!”
眼看那架反潜机不断逼近,陆强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怒,迅速在脑子里分析海上的风向和飞机的飞行路线。
“左满舵!”“两进四!”……陆强强一声声号令迅速下达,全体船员在舰长的带领下,不断改变舰艇的位置,确保左侧始终对准那架外国军机。
几个来回下来,那架外国飞机发现不管怎么转圈,都逃不出莆田舰左侧导弹和防空炮的射程范围。它意识到再不撤退就危险了,只能夹着尾巴调头,带着一股黑烟仓皇逃离。
陆强强凭借出色的应对策略,成功阻止了某国飞机对我方军舰进行全方位拍照侦察的行动。舰上官兵们激动地对陆强强说:“舰长,你这次可是让老虎尝到了苦头,让他们见识了我们中国海军的实力,真是太解气了!”
另一次,陆强强带队在海上执行巡逻任务,意外碰上了美军的驱逐舰。这艘驱逐舰的指挥官,正是之前建议“按照国际战术规则共同指挥”的那位。
他一看到莆田号,立即通过无线电与船上取得联系,和陆强强畅聊了近一个半小时。两人聊得非常投机,话题从中国古典音乐聊到美国"披头士"乐队,还谈到了篮球巨星姚明和他效力的休斯顿火箭队。
2013年,美国海军副司令福格森来华访问,特意安排陆强强参与美方代表团与东海舰队的交流活动。福格森还转达了海军司令格林纳特上将的赞许:"通过与陆强强这位能力出众、气度不凡的中国舰长接触,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海军的光明前景!"
【新来的副舰长】
2016年,经过严格选拔,陆强强脱颖而出,被任命为"辽宁舰"这艘中国首艘航空母舰的二把手。
辽宁舰是国家的“镇国利器”,比起陆强强以前待的护卫舰,体型不知道大了多少,舰上的人数也翻了不止一倍。面对这么多新东西要学,陆强强心里既激动又忐忑:自己真的能扛起这份新责任吗?
想当好航母指挥官,首先得把怎么指挥、怎么操作这些事儿都摸得门儿清。
航母的前端有一块向上倾斜的滑跃甲板,这给驾驶舱带来了不小的视野盲区。再加上航母本身惯性大,操作起来需要指挥员有很强的预判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我能迅速适应这种要求吗?
陆强强平时主要跟常规舰船打交道,对舰载机和航空兵这块并不太熟悉。可要胜任副舰长这个职位,就得精通跟舰载机飞行有关的各种专业知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考验。
除了这些具体操作上的挑战,作为副舰长,陆强强还得负责航母的日常管理、后勤保障、人员调度和军事训练等工作。这些任务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领域,他必须从头学起,逐步掌握。
陆强强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希望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航母指挥官:“心中要有梦想”、“工作要够专业”、“遇事不怕担责”。
陆强强解释说:辽宁舰是中国拥有的首艘航空母舰,它就像一颗“种子”,将在海军中扎根成长。
每一位航母官兵心中都应树立这样的信念:“精通业务”意味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战训练,提升自身能力,确保能够胜任岗位职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期望。
“勇于负责”意味着在航母建设过程中遇到挑战时,作为航母指挥官,必须具备直面问题的勇气,不畏惧成长道路上的障碍,积极应对发展中的难题,不退缩、不回避,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称职的航母指挥官。
辽宁舰的飞机跑道长度不到200米,舰载机必须在8秒钟内快速滑行起飞,并以极其精准的角度完成起降。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非常出色的飞行能力。
陆强强为了迅速胜任新工作,不断跟着教练机反复练习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经过多次训练,他最终学会了在航母上操作舰载机起降的技能。
【“航母style!”】
2017年1月2日,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在南海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演练。飞行员陆强强负责指挥歼-15战斗机,在恶劣天气中完成航母起降任务。
太阳刚跃出海平面不久,辽宁舰的船头正好迎着初升的太阳。橙红色的阳光洒在滑跃甲板上,像给辽宁舰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陆强强站在甲板上,深吸一口气。他右腿向前迈出一大步,膝盖弯曲,左腿大幅下蹲,小腿几乎贴到甲板。他左臂自然下垂,紧贴身体,右臂平举,拳头紧握,食指和中指并拢,笔直指向船头方向。他大声喊出了指令:“航母style!”
随着一声令下,一架歼-15舰载战斗机拖着蓝紫色的火焰尾巴,迅速升空,直冲云霄。
训练一结束,陆强强就接受了央视的采访。记者打趣地跟他说:“陆舰长,你刚才那个动作可真够酷的,简直像个‘背影杀手'!”
陆强强笑着说:“你看到的那些迷人的背影,其实是我们全舰官兵付出了无数汗水换来的。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冬日寒风刺骨,冷得人直打哆嗦。我们的飞行员和战士们不分昼夜地刻苦训练,在航母甲板上见证着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每当我看到甲板上战机起降留下的轮胎印记,就觉得舰上的每一位官兵都特别让人敬佩!
陆强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辽宁舰在这次训练前,已经经历了各种恶劣天气下的起降演练,大家都有了不少实践经验。现在,每位舰员都清楚自己在风浪中该站在哪儿、该干什么。
舰载机飞行员们早已在模拟的复杂海况中反复练习过起降,因此即使面对今天这样恶劣的海况,他们依然成功完成了多次飞行训练。这些训练不仅为航母编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还进一步提升了舰机之间的配合默契,增强了整个编队的协同作战和指挥能力。
记者在采访时抛出了一个疑问:对于舰载机来说,在天气状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起飞和降落训练,最大的挑战究竟是什么?
陆强强解释道:当舰载机准备降落在航母上时,由于航母会随着海浪上下起伏,这给飞机的降落增加了不少困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和考验,经过长时间高强度、多方面的严格训练和周密准备,全体官兵已经把这些困难和压力变成了确保飞行安全的有力支撑。
【国家利益所至,舰艇航迹必达】
2019年4月,中国海军在南海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海上阅兵。这次活动共有32艘军舰参与,按照作战功能被划分为6个编队,包括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补给舰和航母编队。整个阅兵过程井然有序,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这次海上阅兵盛况空前,全球60多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齐聚一堂,创下了我国海上阅兵史上参与国家数量的新纪录。
这次海上阅兵中,我国最新研制的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首次亮相,它的舷号“101”特别抢眼。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这个数字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价值。
排在最后的"辽宁"号航母,在参加这次阅兵前刚刚完成了一次重大升级改造。技术人员对舰岛上的各种装置进行了重新布置,同时对发动机和电力等关键系统也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4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了辽宁舰的最新动态。副舰长陆强强在采访中透露,辽宁舰正在从训练和试验的角色逐步转变为具备实战能力的军舰。国外媒体对此的解读是,辽宁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海军中能够执行实战任务的重要航母。
近几年,"山东舰"和"福建舰"先后加入海军序列,与早已服役的"辽宁舰"一起,构成了我国航母力量的三大支柱。
陆强强表示,无论是"辽宁舰"、"山东舰"还是"福建舰",每一艘航母都代表着国家的主权,都是捍卫和平的可靠保障。他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只要有国家利益需要守护的地方,我们的战舰就一定能够到达。我们必将牢记使命,坚决保卫祖国的每一片海域!"
央视网报道:辽宁舰编队在南海展开实战演练,歼-15战斗机在恶劣天气中成功完成起降任务。
《羊城晚报》报道:《战船破浪,奔向远海》